据环球网报道,几年前还在关税战里意气风发的美国,现在却在大豆这事儿上栽了跟头,连特朗普都坐不住了,对着中国喊了好几次金财顺,希望能多买点他们的大豆,可结果呢?大家也都看到了,中国这边压根没怎么搭理。
其实这事儿还得从几年前的关税战说起。那时候美国单方面挑起贸易摩擦,对着中国的不少商品加征关税,中国自然也得反击,大豆就成了其中一个重要的反制点。从那之后,中美之间的大豆贸易就变了天,美国大豆在中国市场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。到了2025年,这情况更是雪上加霜,特朗普政府急得不行,好几次喊话中国,说希望中国能多买点美国大豆,甚至还提出让订单量增加4倍,可中国这边就是不为所动,该不买还是不买。
特朗普这阵子的表现可真是有点让人看不懂。一会儿在社交媒体上大声嚷嚷,说美国大豆多好多好,能解决中国的短缺问题,还拍着胸脯保证会“快速提供服务”,就盼着中国能把采购量提上去个3-4倍。可转过头来,又摆出一副强硬的样子,好像中国买美国大豆是理所当然似的。这种又想求着合作,又放不下架子的样子,着实有点滑稽。
说到底,还是美国把自己的位置摆错了。他们总觉得中国还像以前一样,得靠着他们的大豆过日子,可实际上呢?中国早就不是那个只能被动接受的国家了。现在的中国在市场上有太多选择,根本没必要看美国的脸色。特朗普大概是没搞明白这一点,所以才会做出这种自相矛盾的举动。
更有意思的是,随着美国大豆对华出口的暴跌,特朗普的支持率也跟着往下掉。要知道金财顺,美国的农业州可是他的重要票仓,现在这些地方的豆农因为大豆卖不出去,日子过得苦不堪言,对特朗普的意见大着呢。眼看着中期选举越来越近,特朗普急了,把大豆出口当成了救命稻草,想着赶紧搞点订单回来稳住这些选民。
可他忘了,当初是他自己打响的关税战,亲手把美国大豆赶出了中国市场。现在想让中国不计前嫌,哪有那么容易的事儿?市场信任这东西,一旦破坏了,再想修复可就难了。就像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的大豆价格,之前因为特朗普喊了几句,还稍微涨了点,可没多久就又跌下去了。这说明市场根本不信他那一套,光靠政治作秀,解决不了实际问题。
要说美国大豆产业现在的处境,那可真是称得上“至暗时刻”了。有数据显示,2025年1-7月,美国对华大豆出口才300万吨,跟去年比起来,直接暴跌了88%,创下了20年来的最低纪录。而仓库里没卖出去的大豆,竟然超过了4200万吨,这都快赶上中国一年的需求量了。
再看看南美那边,巴西每个月都能给中国运过去240万吨大豆,阿根廷也不甘落后,跟着运过来30万吨。美国留下的市场空缺,早就被他们给填补得满满当当了。这可苦了美国的豆农们,本来盼着丰收能多赚点钱,结果却迎来了亏损。大豆价格低得都跌破成本线了,每英亩亏损超过200美元。仓库堆不下,有些豆农没办法,只能把大豆埋到地里,整个行业都快撑不住了。
其实这也不能全怪别人,主要还是美国自己没做好。中国在2018年关税战之后,就开始搞供应链多元化战略了。花了120亿美元在巴西建港口、修铁路,把运输时间缩短到了33天;跟阿根廷搞起了豆粕直供,直接跳过了美国的压榨环节;国内的大豆产量也上来了,突破了2300万吨金财顺,而且低蛋白饲料技术还减少了800万吨豆粕的需求。
更厉害的是,中国还弄了个全球首个区块链溯源平台,用“蛋白质光谱密码”这些技术,能精准认出美国大豆,想借着南美那边“洗白”产地,根本没门。这么一套组合拳下来,美国大豆在中国市场的地位,早就从“必需品”变成了“可有可无”,他们产业过度依赖中国市场的毛病,这下算是彻底暴露出来了。
可能有人会问,中国为什么就不能再买点美国大豆呢?其实这里面有好几层原因。从市场规律来看,美国大豆实在没什么优势。加了10%的关税之后,到岸价都到4800元/吨了,比巴西大豆贵了600元。而且美国大豆的蛋白质含量一般都超过35.1%,这不符合中国饲料加工的需求,反倒是巴西大豆34%的蛋白质含量,加上更低的运输成本,性价比高多了。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大豆进口国,肯定得选划算的,总不能为美国的政策失误买单吧。
从战略安全角度来说,中国也不能再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了。美国在芯片、稀土这些领域老是卡中国的脖子,想用技术霸权来施压。那大豆采购这事儿,自然也就不能只当成单纯的生意,得作为一种反制手段。中国通过“一带一路”,跟巴西、阿根廷这些国家深化农业合作,还搞起了本币结算,就是想减少对美元体系的依赖。同时,国内大豆产能也在提升,自给率从2017年的不到15%,提高到了2025年的20%以上。这么做,既是为了保障粮食安全,也是想让美国明白,想在任何领域卡中国的脖子,都得掂量掂量,霸权那一套在经贸合作里行不通。
还有就是外交博弈方面,中国坚决不接受“强买强卖”。特朗普一边让中国多买美国大豆,一边又对巴西这些国家加征关税、干涉人家内政,这“美国优先”的霸权本质暴露无遗。中国把大豆订单给巴西、阿根廷这些坚决反对霸权的国家,既是对美国单边主义的回击,也是在维护全球多边贸易体系。就像外交部说的,“中方下不下订单,主动权在自己手中。”中国不搞报复那一套,但也绝不允许别人把经贸合作当成政治施压的工具。
特朗普的政治短视也让他付出了代价。美国农业州以前都是他的铁杆支持者,现在因为大豆卖不出去,都开始反对他了。爱荷华州大豆协会甚至公开说不会再投共和党了。虽然政府给了610亿美元的农业补贴,可这也只能覆盖60%的成本,根本挽回不了市场的流失。为了迎合民粹主义打关税战,却牺牲了美国农业的长期竞争力;为了短期的选票,硬要推大豆订单,却忘了中美经贸关系得建立在平等互信的基础上。把政治操作看得比市场规律还重,最后只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。
总的来说,美国大豆卖不出去,不只是一件孤立的事儿,它反映出全球经贸格局正在发生变化。中国用实际行动证明,在全球化时代,想靠霸权搞单边主义,最后肯定会被市场规律和多边共识给打败。特朗普的“破防”,其实是美国对自己霸权地位衰退的焦虑。这也给全世界提了个醒,只有丢掉零和思维,大家一起商量着来,才能在经贸合作中实现共赢。就像大豆一样,它也会“用脚投票”,选择更稳定、更公平的合作伙伴。一个以规则为基础、以合作为核心的新全球贸易秩序,正在慢慢形成。
天创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